人最大的本事是模仿
人也是進化的產物,假如人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那么早期的人類一定是像他的祖先那樣沐浴在陽光下,成長于山林間。
今天的人已經進化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那就是室內化階段,而古代的人則更多是處于室外化階段。
遠古時期的人(或者叫猿人)沒有建造建筑的能力,所以基本上都是生活在自然環境里;古代的人掌握并發展了建造房屋的技術,蓋了供居住或其它用途的房屋,但是一般情況下除了吃飯睡覺,大部分農業社會下的人還是把主要的時間消耗在太陽照射的自然環境下;
今天的人大量地興建各種建筑,無論是自己居住的住宅、工作的單位辦公室,還是聯系兩者的交通站點,實際上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已經可以說是大部分都處在室內環境里了,室外運動的時間已經降到了非常低的比例。
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大多數人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室內度過的,所以說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室內化階段,或者叫做人造環境階段,基本上是不錯的。
經過億萬年,人從“室外”走進了“室內”,但對室外的留戀還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
大部分情況下,人都在用各種手段去模仿自然界的天然環境,把室內做得有室外的感覺??纯次覀兪煜さ难b修,你就會發現事情果然如此。
對室外材料的模仿
木材的運用是在家庭裝修里非常普遍的,地板的鋪設是不是人體基因里從遠古時期就流傳下來的,一種猿猴對樹木的親近需要呢?木門、木窗、木線條、木家具,你能夠找出人這個由猿猴變化成的動物不喜歡樹木的理由嗎?今天我們在裝修中大量使用木材,不正是現代人對過往在林間樹上生活的自然環境的“模仿”嗎。
石材也是這樣,猿猴可能不那么愛石頭,但是猿人最早棲身的洞穴,不就是石頭的嗎?用石材鋪地,用石材裝飾墻壁,就差用石材做天花板了。人對石材這種堅固且美麗的材料的偏愛,即使是價格也阻擋不了。
對室外構造的模仿
現代房屋的基本結構是梁柱搭建的框架結構,人之所以會發明這樣的造屋結構方法,在我看來也是對天然樹木的模仿。通直的樹干演變成了今天的柱子,橫生的枝干演化成為了現在的梁,今天的高樓大廈恐怕就是原始人曾經生活在高處的基因沖動造成的。
最初人類從樹上下來,找個安全且能夠遮風避雨的住處,就是山洞了。到今天,住上了大宅的人,但凡是有點能力有點功夫的,都還忍不住給自己搞個洞府。
對室外環境的模仿
我們的家里為什么會裱貼花卉圖案的壁紙,這不就是在直白地模仿出一個鳥語花香的室外環境嗎。甚至于廚房和衛生間里,我們也會鑲嵌上幾塊圖案美麗的花轉,這都是一種對室外大自然的模仿。
在大自然里享受過的,進入室內生活的人,也忍不住要模仿者造出來,比方洗澡。
誰不愛浴缸呢。空間小、沒辦法才做淋浴呢,是不是這個理兒?
模仿的選擇
這里有一個新問題產生了,大自然并非都是美好的,大自然除了郁郁蔥蔥的森林,風和日麗的舒暢,也有陡峭險惡的峽谷,暴風驟雨的嚴酷。我們對室外環境的模仿,是全面模仿,還是有選擇的模仿呢,現在看來我們的模仿還是有選擇的,并且主要是選擇那些讓我們感覺良好的自然環境。
我們的家庭環境大部分是白色或者淺的暖色調,而較少使用深灰甚至漆黑的色調,就是因為明媚陽光下的亮色調,能夠讓我們感受到放松和舒適,并且這種明亮的室外環境往往意味著人體的健康以及農作物的豐收,而陰冷灰暗的色調則總是同疾病、腐敗,農作物歉收等聯系在一起。
根據現代科學的研究,英國和瑞典這樣的國家,人口中患憂郁癥的比例達到了11%,而沙特和阿根廷的人口中僅有1%的患有憂郁癥,原因可能就在于英國和瑞典一年到頭總是陰云密布,難見陽光,而沙特和阿根廷則是常年陽光燦爛,陽光對人的影響居然如此明顯,難怪絕大多數人都選用溫暖而明亮的顏色去涂刷自家的墻壁和天花板。
由于晚間缺少自然光,所以人造環境里還必須借助燈具來模擬室外的光線,其中照明最普遍的一種方式“泛光照明”就是典型地模仿室外陽光普照的方式,而暖光的燈泡也仿佛一種寒夜里的小太陽般的存在著。
即使是人工照明充足的室內,人們也用裝修的幻覺來營造一種室外的假相,仿佛有太陽、有天空、有云、有風。
徹底的模仿
隨著人類對自然界干預的加深,自然環境可能會越來越不適合人類活動了,人造的室內環境也許最終會徹底替代自然環境,占據人類衣食住行的所有活動場合和活動時間。在今天,我們也許還不會明顯感覺到居家裝修對室外環境的模仿,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赤裸裸的“人造室外環境”將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